English

小学数学教学: 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1998-08-12 来源:光明日报 徐云鸿 我有话说

数学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过程,教与学既是密切联系的,互为存在的前提,又各有自己的独立活动,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目前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某些程度上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化了,而且把讲授作为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唯一途径,似乎教师多讲,学生就能多学;教师少讲,学生只能少学;教师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习。因而,教学中无论什么性质的内容,教师总是采用一讲到底或以讲为主的方式来处理,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实质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发挥,发挥的程度如何,是通过学生的主导作用来体现的,如果失去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无从谈起。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不同,因而,学生主体性能否体现,关键取决于教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主体性教学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应是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应该成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手段。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在活动中发展自主性,使学习最大限度地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同时,要研究教材结构,分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不同知识的地位和作用,以确定哪些内容该讲,哪些内容可以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为此,既要从宏观上统览十册教材(以五年制为例),把握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及编排特点,又要对每一册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进行剖析,最后要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抓住一单元、一课时中的起关键作用的知识。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一般思维方法以外,还要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归纳、集合、对应等。这些思想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期备课时,要统览每册教材,分析教材中隐含的教学思想方法有哪些,分别体现在哪些知识及练习题中,从而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序列。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的形成过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探索概括过程。因为数学思想方法通常隐含在知识里,体现在形成、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因此,只有突出过程教学,才能使学生逐渐地体会、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同时,对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中多次出现的那些数学思想方法,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专门的介绍和概括,以便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并自觉地应用到以后有关知识的学习中。(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